中国白酒是一个大类,香型十分丰富,小编粗略数一下就有浓香、酱香、清香、兼香、凤香、特香、董香、米香、豉香、芝麻香,以及小众的所谓陶香型、沉香型等十几种之多。其中浓酱清被称为三大香型,这三大香型都曾经在中国非常流行过。
按照时间顺序,最早在中国流行的全民国酒是清香型酒,后来流行过浓香型酒,最后到了今天流行的是酱香型酒。
这三者当中:
从工艺上看,清香型酒生产周期最短,浓香型次长,酱香型最长。从风味物质上看,清香型富含较少,浓香型较多,酱香富含最多。从口味上看,清香型最清爽,浓香型较香艳,酱香型最醇厚重口。
从收入水平上来看,清香型流行时是建国初期一穷二白时期,当时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普遍较低,很多都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,当时人们的需求不是吃饱穿好,而是吃饱穿暖就行。
而浓香型流行时则是全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,当时的情况是第一批下海的人们已经开始有钱了,开始想要追求小康和富裕,开始想要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吃好穿好一点了。
酱香型流行的时期则是选择,我们已经全民脱贫,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大批富人和新中产阶级群体,这些群体已经找就吃饱穿暖吃好穿好了,甚至处于对大鱼大肉已经吃腻了的状态,他们已经开始追求深度品鉴和感官刺激了。
所以三种香型的流行,对应了人们这三个不同收入时期的物质生活需求。
1950-1980年代,在吃饭这件事上,大家追求吃猪油拌饭、吃肥肉有劲;在喝茶这件事上,大家有茶就行,什么高碎、苦丁有啥喝啥;在喝酒上面,只要能便宜喝上酒,还能不上头,喝完能解乏就行,那么清香型酒自然首当其冲。
1990-2010年代,在吃饭这件事上,大家已经不再想吃肥肉了,更多愿意吃精廋肉;在喝茶这件事上,大家开始追求香味了,于是箱起外漏的茉莉花茶在当时十分流行;而在喝酒上面,除了追求能不上头、一线喉、喝完能解乏之外,大家还想追求更多的香味,于是香艳四溢的浓香型酒大放异彩,那段时间什么五粮液、剑南春、洋河、古井贡、沱牌舍得、全兴水井坊、文君、丰谷、泸州老窖、江口醇等等一大批浓香型酒粉墨登场。
到了2010年以后,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标志事件,从后经济体量更是一骑绝尘,新的富人群体和新中产群体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诞生。这些群体在吃饭上面开始尝试新鲜日料、私人定制、吃黑山猪和跑山鸡;在喝茶上面,开始追求香味汤水更内敛醇厚、可品味可玩性更高、越存越香的普洱茶;而在喝酒这件事上,自然酒体醇厚、香味内敛、层次丰富、绵延不绝、越存越香的酱香型酒,就自然开始登上中国白酒的舞台中央。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,没有谁是永恒的王者,舞台中央永远是你方唱罢我登台,每个人都是时代的浪花罢了。——把我们放在吃不饱饭的时代,我们也会感谢清香型,把我们放在刚刚开始吃饱穿暖的90年代,我们也会喜欢浓香型。那么生活在今天的我们,自然会更喜欢酱香型。一切,都有定数。
你若问小编,哪种香型的白酒最好喝?小编会告诉你,每一种香型的酒都有一些优质品种和高端品类很好喝,或者说都有其非常值得品味的优点。而就浓酱清三大主流香型来说,时间对酱香型酒影响最大,越存越香的效应较为明显。其次是清香型,80、90年代的清香型汾酒的确滋味非常美妙,至于浓香型酒时间对它的影响也是存在的,但没有酱香型那么明显。
关于浓香老酒,小编喝过90年代的五粮液、全兴、沱牌,感觉除了更柔顺、陈味明显一些之外,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,但浓香老酒小编也喝过90年代的黄盖剑南春和洋河大曲,那滋味可以说是浓香酒当中的一绝。至于酱香老酒小编喝过90年代的金壶春、龙滨、仙潭、云门,感觉只能说还行吧,但我也喝过90年代的茅台、郎酒,当时惊为天酒,滋味妙不可言。——因此,到底什么香型的酒好喝?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